中国西藏网讯 6月15日,由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和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藏建专委会支持的第九届中国古建营造技术保护与发展学术论坛暨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五届五次理事会,在四川省宜宾市李庄召开。
 图为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五届五次理事会与会人员合影留念。
古建人再聚李庄 营造技术薪火相传
李庄古镇位于四川省宜宾市郊长江南岸李庄坝,因镇内有一天然大石柱俗名“里桩”而得名。李庄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从南北朝时期设六同郡起,至今已有1470余年的建制历史。作为西南历史文化古镇,李庄“传承文化有功德,工艺四绝堪称奇”。
1940年夏,李庄人民发出了“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16字电文,这16字电文将同济大学师生和一众国家顶级专家延揽到李庄。李庄像一张烽火中的大书案,为经过多次颠沛流离的同济大学和其他科研机构提供了一个安定从事教学和工作的“适彼乐土”。梁思成、刘敦桢等中国建筑泰斗也曾经潜心来此研修。
今日,在第九届中国古建营造技术保护与发展学术论坛举办的同时,藏建专委会藏族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承学术报告及沙发论坛同期在李庄游客服务中心举行。
活动对研究会五年届期的工作进行了总结。 [1] [2] [3] 下一页
编辑:folk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