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由新疆党委宣传部、新疆文化厅、新疆文联主办,新疆群艺馆承办的“去极端化”新疆首届农民画大赛终评在新疆国际会展中心启动,各地基层群众创作的740余幅农民画作品参加本次评选。 关于民间艺术,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农村老太太申请到国外去带孙子,签证官问她有什么特长,她说一生种田,没有什么本事,唯一能做的就是剪纸。签证官给了她一把剪刀和一张纸,不一会儿,她就剪出一张生动的剪纸,签证官看到后立刻给了她PASS。被拒签的学士硕士们看得目瞪口呆:我们读了那么多书,还不如一张剪纸?没错,这就是民间艺术的魅力。
遗憾的是,近年来在内地很多地方,由于时尚潮流的冲击,一些民间艺术因后继无人或其他原因即将或已经面临失传的新闻屡屡见诸报端。7日,笔者在评选现场看到,参评的画作内容丰富、色彩鲜亮、手法大胆,让人感觉两只眼睛根本不够用,新疆的民间艺术拥有如此强大的群众根基,真让人生出许多感慨。
首先,这源于新疆民间艺术不同于其他地方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新疆是四大文明的交汇之地,多种文化在这里融汇发展,之后又自然而然地反映在民间艺术上。行走在新疆大地上,剪纸、布艺、农民画、民族舞蹈等民间艺术形式让人目不暇接。值得称道的是,这些民间艺术形式与内地有相似之处却又别具风格。就拿剪纸来说,内地的很多剪纸内容都是“喜鹊登梅”“年年有余”等传统图案,而到了新疆,更多的是表现本地少数民族风情和歌舞场面。笔者在一次展览上就看到过一幅应用了维吾尔族刺绣图案的剪纸,汉族的艺术形式融入了维吾尔族文化的内容,让人印象深刻;作为最出色的民间创作之一,“阿凡提”这个艺术形象在几年前就已经被列入“世界民间艺术形象”之列;这次参加评选的农民画也充满了丰富的民族元素、新疆韵味,与内地的农民画大为不同。
另外,民间艺术“接地气”的特质决定了民间艺术比高雅艺术更容易飞进各族群众的心灵,更能感染人、打动人、鼓舞人、教育人,进而使人有了对美的感受和向往。特别是在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同时又是多宗教信仰地区的新疆。生活在这里的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发展和生活习俗,他们各具特色的文化组成了新疆万紫千红大花园里的靓丽景色。若要在这些文化之间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为各族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无疑是不二之选。
农民画大赛终评期间适逢新疆党委常委(扩大)会议召开,张春贤书记在会议上指出,要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一批站得住、留得下、传得开、接地气、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愿在此次农民画大赛的带动下,新疆民间艺术这朵奇葩更加娇艳。
编辑:folkw |